<form id="l3dzf"></form>
<span id="l3dzf"><pre id="l3dzf"></pre></span>

      <address id="l3dzf"><form id="l3dzf"><th id="l3dzf"></th></form></address>

      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現身中山書展:愿每一個中山人都能在閱讀上投入愛和專注!
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8-19 來源:中山+

      “在人生最初的二三十年時間里頭,找到你的語言,找到你的態度,你去讀懂人生和人性,最后找到你的人生之書,安撫內心?!?月19日,2023南國書香節中山分會場暨第十五屆中山書展大咖講座持續推出,“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”成員、中央電視臺知名新聞評論員、主持人白巖松來到現場,為中山市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《閱讀的力量》的精彩講座。

      現場,白巖松分享了0-10歲、10-20歲、20-30歲以及30-40歲不同人生階段對自己影響最深的四本書,以及這些書給他帶來的“閱讀的力量”。

      8月19日,“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”成員、中央電視臺知名新聞評論員、主持人白巖松現身中山書展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文字帶來遼闊的世界

      “我很開心來到這座與上一個100年歷史發生了深度關聯的城市,當然,最開心的還是閱讀方面?!卑讕r松開場就對中山的閱讀推廣表達了肯定,他說,當天上午跑了兩家香山書房,建設得非常好,中山的100家香山書房都會來到市民身邊,他祝愿每一個中山人都能在閱讀上投入愛和專注。

      白巖松與中山讀者分享讀書心得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講座上,白巖松跟聽眾分享了屬于自己的閱讀故事,重提了很多人熟知的影響他人生的四本書,“這一次在面對南國書香節·中山書展的時候,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新的命題,就是為什么是這四本書?那既然題目叫《閱讀的力量》,這些書給我注入了什么力量,我可以仔細講一講?!?/p>

      “0-10歲,影響我最深的是《新華字典》。文字世界的打開,這本書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?!?/span>白巖松講述,他的人生從1968年到1978年的這頭10年時間里,因為會認字,有了閱讀饑渴。他的媽媽是老師,了《小說月報》《中國青年》,他每天都要翻她的書包。平時拿媽媽的圖書證,踮著腳去新開放的圖書館借書,兩個證都不夠借?!拔铱吹搅恕兑磺Я阋灰埂贰陡呱较碌幕ōh》,我才知道世界不只是呼倫貝爾,世界開始變得遼闊?!?span style="color: #000000;">白巖松覺得,走進漢字的系統,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情。

      很多人問他,是不是打小就想學新聞,他說并不是:“我小時候在呼倫貝爾,那里沒有新聞,我們能讀到的《人民日報》是三天前的。但是,閱讀讓你知道世界不止在這兒,外面有更遼闊的世界,你的夢想就開始誕生。

      所有人的青春,都應該跟詩歌相遇

      到了10-20歲階段,白巖松說,就不得不講他的幸運18歲。1986年,他18歲。那年5月,他在北京王府井書店買到了《朦朧詩選》,隔天在工人體育館聽到了崔健唱《一無所有》和《讓世界充滿愛》,也是在那一年,他看到了金庸的小說。

      白巖松分享閱讀心得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為什么會選《朦朧詩選》?白巖松覺得,所有人的青春都應該跟詩歌相遇。尤其在中文里頭,詩歌是最濃縮最精華的語言,更重要的是,詩歌代表著一種態度,代表著一種美?!峨鼥V詩選》第一頁就是北島的詩,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”。他看了,不相信。這對一個18歲的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說,沖擊力太大。

      他18歲非常幸運地和這些相遇,被沖撞了,閱讀深刻地改變了他。他不可能再用過去的語言模式去說話、去寫作,同時他有了一種態度,堅信之前的懷疑,“我需要相信,但是我必須是從懷疑出發而去完成最后實證的相信,‘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,我卻用它尋找光明’?!?/p>

      “當然,現在對我非常重要的支撐,是詩人楊牧一首詩中的一句話,他寫一鳥的飛行,最后一句話是‘愛是唯一的向導’?!卑讕r松說,當你不知道往哪兒走,當你不知道怎么走的時候,跟著愛走。這就是閱讀,這就是在他青春18歲的時候,迎面相遇《朦朧詩選》對他產生的影響。這個影響濃縮成兩句話就是:說自己的話,找到你該有的態度。

      分享會現場座無虛席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不閱讀,我們怎么走進復雜的人性世界?

      到了20-30歲,白巖松覺得自己比較幸運,25歲就有機會成為中央電視臺《東方時空》的主持人。他要采訪一個又一個名人?!熬驮凇稏|方時空》開播的1993年9月,我拿到了影響我至深的長篇歷史小說《曾國藩》,唐浩明先生寫的?!?/p>

      白巖松后來回頭去想,為什么是這套書在這個階段對他影響最大?他覺得,是因為給了他對人生和人性的全新了解,“我開始懂得怎樣用人性去觀察人,觀察人生,觀察自己,告別了過去膚淺的是非對錯二元對立思維?!?/p>

      市民認真聆聽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知道了人性的復雜和多層面,從那個時期開始,白巖松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說“這個是好人”“那個是壞人”?!安婚喿x,我們怎么走進復雜的人性世界當中?恕我直言,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名著,大多都在關注人和人性。這便是人需要讀書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?!?/p>

      到了中年,也有10萬個為什么

      “30-40歲之間,我選擇了《道德經》,因為人走了一段路總會困惑?!?/p>

      人不光小時候要面對10萬個為什么,到了中年也有10萬個為什么。白巖松說,中國人強調要走大道,大道至簡,“道是中國原生的文化體系、價值觀體系?!?/p>

      他認為,老子、莊子是真正的中國哲學體系。為什么“道”這個字對于中國來說如此本源,因為寫的時候,首先要寫“首”,腦袋;接下來寫這個走之,行動;“知行合一”就在“道”這個字里?!暗馈狈浅娬{用思想去指引行為,是一個思想智慧和行為的結合體。

      “現在網上經常流行一句話:‘為什么我們什么都懂卻還是無法過好自己的一生’,因為你沒法將知道轉化成行為,沒把好的知道轉化成生活方式,更重要的是沒從知識上升到智慧的層面?!?/p>

      《道德經》說“天長地久”,問題是“天為什么最長地為什么最久”?白巖松看到的老子自己回答,是因為天和地從來不為自己忙活,他們都為天地間的萬物在忙活,所以最長最久?!霸讲豢紤]自己的,最后得到的最多”。老子說“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”,這是他見過的人類最早最平等的宣言。而很多人說《道德經》強調無為,其實并非如此,末尾處的4個字是“為而不爭”。

      “30歲到40歲之間,對我支撐最大的是《道德經》,那是因為人總要找到安撫內心的東西,總要找到你最接受的一種文化觀、價值觀?!边@是白巖松的精神落腳處。

      而至于40-50歲之間,50-60歲之間又是哪本書?白巖松說,河流在最初行進的時候,注入的每一條河都該記住的名字,但當進入到中游海闊天空的時候,已經不用再記哪條河注入了,只要記住,養成一生的閱讀習慣就好。

      白巖松與臺下讀者互動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【對話】

      身邊有書,有時間看書

      ◇中山日報小記者:白老師您好,請問您覺得閱讀可以培養我們哪一方面的素養?

      ◇白巖松:我不覺得閱讀會培養你哪一方面的素養,閱讀會把你塑造成一個完整的人。從現在你就喜歡上閱讀到你30歲,和你現在不喜歡閱讀到30歲,不會是一樣的人。我總是相信,如果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閱讀,一定比不讀書好很多。你說是哪一個方面,我不知道,一定是一個綜合的、更好的你自己。

      另外,我要提醒所有的父母,不要讓孩子讀你覺得該讀的書,首先要讓孩子讀他想看的書,不要上來就讓他煩閱讀。

      父母還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行當。你在打麻將憑什么讓孩子閱讀?你在刷短視頻,憑什么讓孩子念詩?父母是一種修行,還是一種終身的學習。

      中山日報小記者向白巖松提問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◇中山市民白老師您好,我覺得通信也是一種比較特別的閱讀方式,我想請問您,在讀恩佐寫給梅西的那首小作文的時候,您內心有什么感受?

      ◇白巖松:在采訪梅西的時候,我問過他年輕人的成長,那也是他最感到開心的事情。信正在慢慢成為一個歷史性的文獻。

      我們現在都是短信了,甚至短信都具有了文物的價值。你看我們是從長信到短信到微信,再發展下去就沒信了。我還是看到信當中很多美好的東西。包括我跟一位青年作家也在商量著,是不是可以借鑒日本女作家用寫信的方式去構成一本書。對,重新復制一下遠古的美好。我還是覺得里頭有很多美好的情感,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太快了。

      白巖松為讀者簽名。記者 繆曉劍 攝

      ◇中山市民現在很多小孩不看書,我看他們對紀錄片還有一點興趣,是不是應該多看中外不同的紀錄片?今天我看您堅持站了兩個小時演講,是不是平時有運動呢?

      ◇白巖松:我認為紀錄片也是一種閱讀,影像也是一種閱讀。你比如說,很多好電影里頭對人性和人生的那種解剖,是相當有價值的?,F在好的紀錄片非常多,我也很愛看紀錄片。當然,我看書的時間多,因為看書自由,不被限制。

      運動是我的習慣,我現在55周歲,每周踢兩場球,還有長跑。我特別希望大家愛上運動。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讓孩子運動,運動不光涉及身體健康,還涉及精神健康,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面對成功,尤其是失敗。運動能教會孩子如何在規則范圍內贏,以及如何體面并有尊嚴地輸。不失敗怎么能學會很多東西?,F在很多人有心理問題,愛體育的人就好些,體育重點不在體,在育,育人育。

      ◇中山日報小記者:老師您好,我想問一個問題:您覺得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培養閱讀的好習慣?

      ◇白巖松:培養小朋友閱讀的好習慣,就需要身邊有書、有時間看書、大人愿意讓你們看書,沒了。

      我們為什么會經常強調熏陶?熏是一種味兒。讀書也需要熏,孩子身邊要有書。第二個要有時間看書,非常希望中山能領先一步,制定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不同階段的閱讀引導計劃,提供不同的可選擇的書目。要讓每一個孩子有更多的選擇,但是也要有閱讀階梯,到了初二、初三他養成了閱讀的習慣,一生你都不用擔心。因此,作為小朋友,你不用多想什么,只要想看書就行了。剩下讓大人給你做,中山會為你做的。


      編輯 侯海影? 二審 王欣琳? 三審 岳才瑛

  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:
      ①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中山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山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  ② 本網未注明“來源”為“中山日報”、“中山商報”、“中山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中山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 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中山網聯系。
      聯系人:陳小姐(電話:0760-88238276)。